百家号由原本的百度百家升級而來,最初的百度百家,類似于騰訊的大家,都屬于約稿制,為用戶提供高端的、深度的内容。

比起騰訊大家的稿費模式,百度百家采取分成模式,在作者提供的文章周圍插入廣告位,作者可以通過百度提供的廣告位獲利,這是百度對早年的百度聯盟的慣性依賴。簡單地說,百度百家就是高配版的今日頭條。
後來,百度百家升級,全面山寨頭條号、企鵝号,作者準入的門檻極低。百度通過百家号為手機百度和百度PC站的推薦位提供了大量内容,也使百家号的内容失去原有的定位和特色,泯然衆人矣。

2017年,百度推出熊掌号,熊掌号是一盤大旗,既要圈住自媒體作者,又要圈住商家,還要圈住開發者。針對與自媒體作者來說,熊掌号運營平台更類似于微信公衆号的運營平台。
單看熊掌号運營平台的左側菜單,便能看出,是在高仿微信公衆平台的基礎上,做了部分優化。
無論是自定義菜單,還是自動回複,還是素材庫,或是群發功能,乃至模闆消息,無不高仿微信公衆平台。這些功能也基本可以滿足自媒體作者粉絲運營的需要。
比較坑的是,百度上并沒有真正的社區氛圍,熊掌号的群發功能,很難形成二級傳播,群發功能大抵隻能看做今日頭條之前下線的粉絲必見功能。

如果你的百家帳号上擁有大量粉絲,或者能夠通過和百家号的聯動獲取大量粉絲,熊掌号運營平台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傳播渠道;如果你的百度帳号上沒多少粉絲,熊掌号基本等同于雞肋,在沒有多餘精力的前提下,沒必要搞一波。